一位不愿具名的机构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去年央行用外汇注资口行后,口行拿到450亿美元的外汇,从人民币贬值当中获得了汇兑收益。
中国进出口银行(下称“口行”)7月6日发布的2015年报显示,2015财年口行实现营业收入484.3亿,相比2014年增加111.81%。
不过口行营业收入增加主要来自于汇兑收益的巨幅增长。财报数据显示,2015年口行实现汇兑收益259.71亿,相比上年剧增2107%。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,去年央行以外汇注资口行后,口行拿到450亿美元外汇,在人民币贬值当中获得了大幅汇兑收益。
根据年报相关数据计算,口行2015年净利润增幅为27.52%。虽然营业收入增速快,但净利润增速并不高,主要原因是资产减值损失及呆坏账损失增加。
汇兑收益占“半壁江山”
财报显示,2015财年口行实现营业收入484.3亿,同比增加111.81%。其中,利息净收入占比近四分之一,是营业收入的第二大来源。对比2014年,利息净收入贡献了三分之二以上的营业收入。
2015年利息净收入占比下降的原因在于汇兑收益猛增。根据年报,口行2014年汇兑收益仅为11.76亿,而2015年汇兑收益增至259.71亿,增长21倍。在此情况下,2015年汇兑收益贡献了口行一半以上的营业收入。
不过口行2015年汇兑收益大幅变化有其偶然性。一位不愿具名的机构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去年央行用外汇注资口行后,口行拿到450亿美元的外汇,从人民币贬值当中获得了汇兑收益。
具体而言,口行利润表中汇兑收益259亿元人民币,而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从811汇改到2015年末由6.1贬值到6.5左右。年末折算后,450亿美元将产生180亿元人民币的收益,仅此一项便占口行当年汇兑收益的70%左右。
2015年3月,国务院批复口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。方案认为口行改革要强化政策性职能定位,坚持以政策性业务为主体,合理界定业务范围,明确风险补偿机制,提升资本实力,建立资本充足率约束机制。此外,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也定位为政策性银行,国家开发银行则定位为开发性金融机构。
2015年7月,外管局通过梧桐树投资平台公司完成向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的注资,分别为480亿美元和450亿美元,完成改革方案要求的资本金补充工作。
这一举措在口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上也有反映,即实收资本增加1338亿,资本公积增加1414亿,合计增加2752亿。
口行董事长胡晓炼在年报致辞中表示,(2015年)我们确立了以资本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思路,研究提出资本约束下业务经营规划建议和运行机制方案。加快精细化资本管理机制建设,提高资本使用效率。
前述分析师预测,不出意外的话,2015年国开行营业收入中汇兑收益的比重也不小。不过,目前国开行和农发行尚未发布2015年报。
利润增速低于营业收入
口行作为中国一家专门支持进出口信贷服务的政策性银行,其业务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:进出口信贷、对外投资贷款、优惠贷款、国际机构间转贷以及贸易金融业务等。
口行年报披露,2015年口行发放贷款首次超万亿,相比上年增加17%。年末贷款余额占资产总额的比重为72%,与商业银行一样,贷款是口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,近年来口行资产规模稳步增长,2015年末资产规模达2.83万亿。横向比较,其资产规模在光大银行(3.16万亿)和平安银行(2.50万亿)之间。
口行并未在2015年报中披露其资产质量情况。口行最近一次披露不良数据在2013年,当年口行不良贷款率为0.69%,相比上年下降0.06个百分点。
年报显示,2015年口行资产减值损失或呆账损失366.57亿,相比上年增加168%。资产减值损失增加应为不良贷款增加,相应多计提拨备,由此导致利润增速远低于营业收入增速。
根据利润表数据,2015年口行净利润为51.41亿元,相比上年增加27.52%。利润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84个百分点。
负债方面,与商业银行不同,应付债券构成口行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2012-2015年四年间,应付债券占负债总规模的比例在75%左右。